Java成神之路-Java异常、集合、IO流、多线程和反射(六)
Java成神之路-Java异常、集合、IO流、多线程和反射
Java异常处理
一、异常概述
异常:Exception,是在运行发生的不正常情况。
原始异常处理:
代码阅读性差,臃肿不堪,与正常流程代码结合的很紧密,所以,在JAVA中进行一系列的改良,将一系列常见的问题,用面向对象的思考方式,对其进行了描述、封装。
在JAVA中,用类的形式对不正常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封装对象。当程序出现问题时,调用相应的处理办法。
描述不正常情况的类,就称为异常类。将流程代码和异常代码进行分离。
异常就是JAVA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,将问题封装成了对象。用异常类对其进行描述。不同的问题,用不同的类进行描述。那么意味着,问题有多少,类就有多少。
二、异常体系
问题很多,意味着描述的类也很多,将其共性进行向上抽取,就形成了异常体系。最终异常分为两大类:
Throwable(父类):问题发生,就应该抛出,让调用者处理。该体系的特点就在于Throwable及其子类都具有可抛性。
两个关键字实现可抛性:throws、throw
|–1.一般不可处理的。Error(错误)
特点:是由JVM(java虚拟机)抛出的严重性的问题。这种问题发生,一般不针对性处理,直接修改程序。
|–2.可以处理的。Exception(异常)
特点:子类的后缀名都是用其父类名作为后缀,阅读性很强。
三、异常-原理&异常对象的抛出throw
可以看出,异常时,底层throw直接调用异常方法,抛出异常,只不过这些都在底层完成,我们看不到而已。
JAVA虚拟机它有一套异常处理机制,就是会把异常的各种信息,位置等报出来,以供解决异常。
真正开发的时候,这些异常信息是不会直接报出来的,会存成日志,我们定期查看。而且这个异常信息给用户也没用,只有给我们才有用。
四、异常-自定义异常&异常类的抛出throws
自定义异常:JAVA给出的一堆现有的异常没有我们需要的,这时候可以自定义了。但是这个类一定要继承Exception类。
五、异常-编译时检测异常和运行时异常的区别&throw和throws的区别
Exception体系分两种:
1.一种是编译时被检测异常(throws)。除runtimeException子类的所有子类。这样的问题可以针对性的处理。
2.运行时异常(throw)。Exception的子类中runtimeException和其子类。这种问题一般不处理,直接编译通过,在运行时让调用时的程序强制停止。
六、异常-异常捕捉try-catch
异常处理的捕捉形式:具体格式:
建立日志文件:第三方插件-log4j
七、异常-多catch情况
一个try对应多个catch的时候,小细节:
当多catch需要存在catch(Exception e)的时候,需要放到最后,不然会挂,因为Exception为父类,能接收所有的异常,放它之后,其他的就多余了,所以,它要放在最后的catch。
八、异常-异常处理原则
异常就是问题,JAVA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已经弄好了,拿来用就好了。
如果,个别问题只在你自己的项目里出现,并且JAVA里没有这类问题,那就需要自己描述该问题。
1.方法内如果抛出需要检测的异常,那么方法上必须要声明,否则必须在方法内用try-catch捕捉,否则编译失败。
2.如果调用了声明异常的函数,要么try-catch要么throws,否则编译失败。
3.什么时候catch,什么时候throws?功能内容可以解决,用catch,解决不了,用throws告诉调用者,有调用者解决。
4.如果一个功能抛出了多个异常,那么调用时必须有对应多个catch进行针对性的处理。
九、异常-finally代码块
finally为一定会执行的代码,只有一种情况,finally不会执行。
try-catch-finally代码块组合特点:
1.try-catch-finally常见组合体
2.try-catch(可以多个catch)没有finally,没有资源需要释放(关闭),可以不用finally。
3.try-finally,没有catch时,方法旁边需要throws声明,因为没catch没处理。异常无法直接catch处理,但是资源需要关闭,这时用此组合。
十、异常的注意事项
1.子类在覆盖父类方法时,父类的方法如果抛出了异常,那么子类的方法只能抛出父类的异常或者该异常的子类。
2.如果父类抛出多个异常,那么子类只能抛出父类异常的子集。—-子类覆盖父类只能抛出父类异常或者子类或者子集。如果父类的方法没有抛出异常,那么子类覆盖时绝对不能抛,只能try。
常用异常方法:
Error类的常见子类:
Exception类的常见子类:
RuntimeException类的常见的子类:
JAVA集合类汇总
一、集合与数组
数组(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)是用来存现对象的一种容器,但是数组的长度固定,不适合在对象数量未知的情况下使用。
集合(只能存储对象,对象类型可以不一样)的长度可变,可在多数情况下使用。
二、层次关系
Collection接口是集合类的根接口,Java中没有提供这个接口的直接的实现类。但是却让其被继承产生了两个接口,就是Set和List。
- Set中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。
- List是一个有序的集合,可以包含重复的元素,提供了按索引访问的方式。
Map是Java.util包中的另一个接口,它和Collection接口没有关系,是相互独立的,但是都属于集合类的一部分。Map包含了key-value对。Map不能包含重复的key,但是可以包含相同的value。
- Iterator,所有的集合类,都实现了Iterator接口,这是一个用于遍历集合中元素的接口,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方法:
- hasNext()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。
- next()返回下一个元素。
- remove()删除当前元素。
三、几种重要的接口和类简介
- List(有序、可重复)
List里存放的对象是有序的,同时也是可以重复的,List关注的是索引,拥有一系列和索引相关的方法,查询速度快。因为往list集合里插入或删除数据时,会伴随着后面数据的移动,所有插入删除数据速度慢。
- Set(无序、不能重复)
Set里存放的对象是无序,不能重复的,集合中的对象不按特定的方式排序,只是简单地把对象加入集合中。
- Map(键值对、键唯一、值不唯一)
Map集合中存储的是键值对,键不能重复,值可以重复。根据键得到值,对map集合遍历时先得到键的set集合,对set集合进行遍历,得到相应的值。
对比如下:
是否有序 | 是否允许元素重复 | ||
---|---|---|---|
Collection | |||
List | 是 | 是 | |
Set | AbstractSet | 否 | 否 |
HashSet | |||
TreeSet | 是(用二叉排序树) | ||
Map | AbstractMap | 否 | 使用key-value来映射和存储数据,key必须唯一,value可以重复 |
HashMap | |||
TreeMap | 是(用二叉排序树) |
四、遍历
在类集中提供了以下四种的常见输出方式:
1)Iterator:迭代输出,是使用最多的输出方式。
2)ListIterator:是Iterator的子接口,专门用于输出List中的内容。
3)foreach输出:JDK1.5之后提供的新功能,可以输出数组或集合。
4)for循环
代码示例如下:
for的形式:
for(int i=0;i<arr.size();i++){ |
foreach的形式:
for(int i:arr){ |
iterator的形式:
Iterator it = arr.iterator(); |
五、ArrayList和LinkedList
ArrayList和LinkedList在用法上没有区别,但是在功能上还是有区别的。LinkedList经常用在增删操作较多而查询操作很少的情况下,ArrayList则相反。
六、Map集合
实现类:HashMap、Hashtable、LinkedHashMap和TreeMap
- HashMap
HashMap是最常用的Map,它根据键的HashCode值存储数据,根据键可以直接获取它的值,具有很快的访问速度,遍历时,取得数据的顺序是完全随机的。因为键对象不可以重复,所以HashMap最多只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Null,允许多条记录的值为Null,是非同步的
- Hashtable
Hashtable与HashMap类似,是HashMap的线程安全版,它支持线程的同步,即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写Hashtable,因此也导致了Hashtale在写入时会比较慢,它继承自Dictionary类,不同的是它不允许记录的键或者值为null,同时效率较低。
- ConcurrentHashMap
线程安全,并且锁分离。ConcurrentHashMap内部使用段(Segment)来表示这些不同的部分,每个段其实就是一个小的hash table,它们有自己的锁。只要多个修改操作发生在不同的段上,它们就可以并发进行。
- LinkedHashMap
LinkedHashMap保存了记录的插入顺序,在用Iteraor遍历LinkedHashMap时,先得到的记录肯定是先插入的,在遍历的时候会比HashMap慢,有HashMap的全部特性。
- TreeMap
TreeMap实现SortMap接口,能够把它保存的记录根据键排序,默认是按键值的升序排序(自然顺序),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较器,当用Iterator遍历TreeMap时,得到的记录是排过序的。不允许key值为空,非同步的;
map的遍历
第一种:KeySet()
将Map中所有的键存入到set集合中。因为set具备迭代器。所有可以迭代方式取出所有的键,再根据get方法。获取每一个键对应的值。 keySet():迭代后只能通过get()取key 。
取到的结果会乱序,是因为取得数据行主键的时候,使用了HashMap.keySet()方法,而这个方法返回的Set结果,里面的数据是乱序排放的。
典型用法如下:
Map map = new HashMap(); |
//先获取map集合的所有键的set集合,keyset()
Iterator it = map.keySet().iterator(); |
第二种:entrySet()
Set<Map.Entry<K,V>>
entrySet() //返回此映射中包含的映射关系的 Set 视图。(一个关系就是一个键-值对),就是把(key-value)作为一个整体一对一对地存放到Set集合当中的。Map.Entry表示映射关系。entrySet():迭代后可以e.getKey(),e.getValue()两种方法来取key和value。返回的是Entry接口。
典型用法如下:
Map map = new HashMap(); |
//将map集合中的映射关系取出,存入到set集合
Iterator it = map.entrySet().iterator(); |
推荐使用第二种方式,即entrySet()方法,效率较高。
对于keySet其实是遍历了2次,一次是转为iterator,一次就是从HashMap中取出key所对于的value。而entryset只是遍历了第一次,它把key和value都放到了entry中,所以快了。两种遍历的遍历时间相差还是很明显的。
七、 List集合
list中添加,获取,删除元素;
list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;
list中根据索引将元素数值改变(替换);
list中查看(判断)元素的索引;
根据元素索引位置进行的判断;
利用list中索引位置重新生成一个新的list(截取集合);
对比两个list中的所有元素;
判断list是否为空;
返回Iterator集合对象;
将集合转换为字符串;
将集合转换为数组;
集合类型转换;
去重复;
package MyTest01; |
八、Set集合
//对 set 的遍历 |
九、主要实现类区别小结
Vector和ArrayList
- vector是线程同步的,所以它也是线程安全的,而arraylist是线程异步的,是不安全的。如果不考虑到线程的安全因素,一般用arraylist效率比较高。
- 如果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大于目前集合数组的长度时,vector增长率为目前数组长度的100%,而arraylist增长率为目前数组长度的50%。如果在集合中使用数据量比较大的数据,用vector有一定的优势。
- 如果查找一个指定位置的数据,vector和arraylist使用的时间是相同的,如果频繁的访问数据,这个时候使用vector和arraylist都可以。而如果移动一个指定位置会导致后面的元素都发生移动,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使用linklist,因为它移动一个指定位置的数据时其它元素不移动。
ArrayList 和Vector是采用数组方式存储数据,此数组元素数大于实际存储的数据以便增加和插入元素,都允许直接序号索引元素,但是插入数据要涉及到数组元素移动等内存操作,所以索引数据快,插入数据慢,Vector由于使用了synchronized方法(线程安全)所以性能上比ArrayList要差,LinkedList使用双向链表实现存储,按序号索引数据需要进行向前或向后遍历,但是插入数据时只需要记录本项的前后项即可,所以插入数度较快。
arraylist和linkedlist
- ArrayList是实现了基于动态数组的数据结构,LinkedList基于链表的数据结构。
- 对于随机访问get和set,ArrayList觉得优于LinkedList,因为LinkedList要移动指针。
- 对于新增和删除操作add和remove,LinedList比较占优势,因为ArrayList要移动数据。 这一点要看实际情况的。若只对单条数据插入或删除,ArrayList的速度反而优于LinkedList。但若是批量随机的插入删除数据,LinkedList的速度大大优于ArrayList. 因为ArrayList每插入一条数据,要移动插入点及之后的所有数据。
HashMap与TreeMap
- HashMap通过hashcode对其内容进行快速查找,而TreeMap中所有的元素都保持着某种固定的顺序,如果你需要得到一个有序的结果你就应该使用TreeMap(HashMap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不固定的)。
- 在Map 中插入、删除和定位元素,HashMap是最好的选择。但如果您要按自然顺序或自定义顺序遍历键,那么TreeMap会更好。使用HashMap要求添加的键类明确定义了hashCode()和 equals()的实现。
两个map中的元素一样,但顺序不一样,导致hashCode()不一样。
同样做测试:
在HashMap中,同样的值的map,顺序不同,equals时,false;
而在treeMap中,同样的值的map,顺序不同,equals时,true,说明,treeMap在equals()时是整理了顺序了的。
HashTable与HashMap
- 同步性:Hashtable是线程安全的,也就是说是同步的,而HashMap是线程序不安全的,不是同步的。
- HashMap允许存在一个为null的key,多个为null的value 。
- hashtable的key和value都不允许为null。
Java IO流
一、IO流概述
概述:
IO流简单来说就是Input和Output流,IO流主要是用来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,java对于数据的操作都是通过流实现,而java用于操作流的对象都在IO包中。
分类:
按操作数据分为:字节流和字符流。 如:Reader和InpurStream
按流向分:输入流和输出流。如: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
IO流常用的基类:
* InputStream , OutputStream
字符流的抽象基类:
* Reader , Writer
由上面四个类派生的子类名称都是以其父类名作为子类的后缀:
如:FileReader和FileInputStream
二、字符流
1. 字符流简介:
* 字符流中的对象融合了编码表,也就是系统默认的编码表。我们的系统一般都是GBK编码。
* 字符流只用来处理文本数据,字节流用来处理媒体数据。
* 数据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文件,字符流用于操作文件的子类一般是FileReader和FileWriter。
2.字符流读写:
注意事项:
写入文件后必须要用flush()刷新。
用完流后记得要关闭流
使用流对象要抛出IO异常
定义文件路径时,可以用“/”或者“\”。
在创建一个文件时,如果目录下有同名文件将被覆盖。
在读取文件时,必须保证该文件已存在,否则出异常
示例1:在硬盘上创建一个文件,并写入一些文字数据
class FireWriterDemo { |
示例2:FileReader的reade()方法.
要求:用单个字符和字符数组进行分别读取
class FileReaderDemo { |
示例3:对已有文件的数据进行续写
import java.io.*; |
练习:
将F盘的一个文件复制到E盘。
思考:
其实就是将F盘下的文件数据存储到D盘的一个文件中。
步骤:
1.在D盘创建一个文件,存储F盘中文件的数据。
2.定义读取流和F:盘文件关联。
3.通过不断读写完成数据存储。
4.关闭资源。
源码:
import java.io.*; |
三、缓冲区
1. 字符流的缓冲区
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eiter
- 缓冲区的出现时为了提高流的操作效率而出现的.
- 需要被提高效率的流作为参数传递给缓冲区的构造函数
- 在缓冲区中封装了一个数组,存入数据后一次取出
BufferedReader示例:
读取流缓冲区提供了一个一次读一行的方法readline,方便对文本数据的获取。
readline()只返回回车符前面的字符,不返回回车符。如果是复制的话,必须加入newLine(),写入回车符
newLine()是java提供的多平台换行符写入方法。
import java.io.*; |
BufferedWriter示例:
import java.io.*; |
2.装饰设计模式
装饰设计模式::::
要求:自定义一些Reader类,读取不同的数据(装饰和继承的区别)
MyReader //专门用于读取数据的类
MyTextReader
MyBufferTextReader
MyMediaReader
MyBufferMediaReader
MyDataReader
MyBufferDataReader
如果将他们抽取出来,设计一个MyBufferReader,可以根据传入的类型进行增强
class MyBufferReader { |
但是上面的类拓展性很差。找到其参数的共同类型,通过多态的形式,可以提高拓展性
class MyBufferReader extends MyReader{ |
优化后的体系:
MyTextReader
MyMediaReader
MyDataReader
MyBufferReader //增强上面三个。装饰模式比继承灵活,
避免继承体系的臃肿。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性
装饰类只能增强已有的对象,具备的功能是相同的。所以装饰类和被装饰类属于同一个体系MyBuffereReader类: 自己写一个MyBuffereReader类,功能与BuffereReader相同
class MyBufferedReader1 extends Reader{ |
四、字节流
参考: http://blog.csdn.net/qq_28261343/article/details/52678681
Java 多线程
JAVA多线程实现的四种方式
Java多线程实现方式主要有四种:继承Thread类、实现Runnable接口、实现Callable接口通过FutureTask包装器来创建Thread线程、使用ExecutorService、Callable、Future实现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。
其中前两种方式线程执行完后都没有返回值,后两种是带返回值的。
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
Thread类本质上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一个实例,代表一个线程的实例。启动线程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Thread类的start()实例方法。start()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,它将启动一个新线程,并执行run()方法。这种方式实现多线程很简单,通过自己的类直接extend Thread,并复写run()方法,就可以启动新线程并执行自己定义的run()方法。例如:
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{ |
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
如果自己的类已经extends另一个类,就无法直接extends Thread,此时,可以实现一个Runnable接口,如下:
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OtherClass implements Runnable { |
为了启动MyThread,需要首先实例化一个Thread,并传入自己的MyThread实例:
MyThread myThread = new MyThread(); |
事实上,当传入一个Runnable target参数给Thread后,Thread的run()方法就会调用target.run(),参考JDK源代码:
public void run() { |
实现Callable接口通过FutureTask包装器来创建Thread线程
Callable接口(也只有一个方法)定义如下:
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<V> { |
使用ExecutorService、Callable、Future实现有返回结果的线程
ExecutorService、Callable、Future三个接口实际上都是属于Executor框架。返回结果的线程是在JDK1.5中引入的新特征,有了这种特征就不需要再为了得到返回值而大费周折了。而且自己实现了也可能漏洞百出。
可返回值的任务必须实现Callable接口。类似的,无返回值的任务必须实现Runnable接口。
执行Callable任务后,可以获取一个Future的对象,在该对象上调用get就可以获取到Callable任务返回的Object了。
注意:get方法是阻塞的,即:线程无返回结果,get方法会一直等待。
再结合线程池接口ExecutorService就可以实现传说中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了。
下面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测试例子,在JDK1.5下验证过没问题可以直接使用。代码如下:
import java.util.concurrent.*; |
代码说明:
上述代码中Executors类,提供了一系列工厂方法用于创建线程池,返回的线程池都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。
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(int nThreads)
创建固定数目线程的线程池。
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()
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,调用execute 将重用以前构造的线程(如果线程可用)。如果现有线程没有可用的,则创建一个新线程并添加到池中。终止并从缓存中移除那些已有 60 秒钟未被使用的线程。
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()
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Executor。
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(int corePoolSize)
创建一个支持定时及周期性的任务执行的线程池,多数情况下可用来替代Timer类。
ExecutoreService提供了submit()方法,传递一个Callable,或Runnable,返回Future。如果Executor后台线程池还没有完成Callable的计算,这调用返回Future对象的get()方法,会阻塞直到计算完成。
软件-注重思想、逻
Java反射机制详解
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,对于任意一个类,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;对于任意一个对象,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;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。
1、关于Class
1、Class是一个类,一个描述类的类(也就是描述类本身),封装了描述方法的Method,描述字段的Filed,描述构造器的Constructor等属性
2、对象照镜子后(反射)可以得到的信息:某个类的数据成员名、方法和构造器、某个类到底实现了哪些接口。
3、对于每个类而言,JRE 都为其保留一个不变的 Class 类型的对象。
一个 Class 对象包含了特定某个类的有关信息。
4、Class 对象只能由系统建立对象
5、一个类在 JVM 中只会有一个Class实例
package com.java.reflection; |
2、反射机制获取类有三种方法
|
- 通过类名: class com.java.reflection.Person
- 无参构造器
- 通过getClass(): class com.java.reflection.Person
- 通过全类名获取: class com.java.reflection.Person
3、利用newInstance创建对象:调用的类必须有无参的构造器
/** |
- 无参构造器
Person{name=’null’, age=0}
- /**
- Class类的newInstance()方法,创建类的一个对象。
- */
- @Test
- public void testNewInstance()
-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, IllegalAccessException, InstantiationException {
- Class clazz = Class.forName(“com.java.reflection.Person”);
- //使用Class类的newInstance()方法创建类的一个对象
- //实际调用的类的那个 无参数的构造器(这就是为什么写的类的时候,要写一个无参数的构造器,就是给反射用的)
- //一般的,一个类若声明了带参数的构造器,也要声明一个无参数的构造器
- Object obj = clazz.newInstance();
- System.out.println(obj);
- }
4、ClassLoader类加载器
类加载器详解:http://blog.csdn.net/ochangwen/article/details/51473120
/** |
- 系统的类加载器–>sun.misc.Launcher$AppClassLoader@43be2d65
- 扩展类加载器–>sun.misc.Launcher$ExtClassLoader@7a9664a1
- 启动类加载器–>null
- 当前类由哪个类加载器进行加载–>sun.misc.Launcher$AppClassLoader@43be2d65
- JDK提供的Object类由哪个类加载器加载–>null
getResourceAsStream方法
|
5、Method: 对应类中的方法
public class Person { |
|
getMethods: toString, getName, setName, setName, setAge, getAge, wait, wait, wait, equals, hashCode, getClass, notify, notifyAll,
getDeclaredMethods: toString, getName, setName, setName, setAge, getAge, privateMthod,
method : public void com.java.reflection.Person.setName(java.lang.String)
method2: public void com.java.reflection.Person.setName(java.lang.String,int)
无参构造器
name: changwen
age:22